“点线面”三力齐发,探索绿色基金投资新方向

导读

绿色基金是绿色金融工具之一,因其资金来源限制少、期限较长、杠杆效应好等一系列优点,发展迅速。2020年揭牌成立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更是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基金发展进入新阶段。

辰于认为,绿色基金是将青山绿水转化金山银山的一种催化剂,但绿色基金同时作为盈利性组织,投资什么、如何投资、何时退出才能保证盈利水平是最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实现绿色基金的合理盈利也是真正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体现。结合辰于对绿色环保行业的长期研究,我们认为绿色基金的投资应当因地制宜,找准投资领域的主要痛点和短板,采取灵活的投资策略,才能更大程度保障基金的投资收益。

“点线面”三类投资策略正是我们根据对绿色环保行业的理解提出来的,本文将详细介绍什么是“点线面”投资策略,希望能够对绿色基金的投资方向、投资策略、投资规划有所借鉴。

发展绿色基金是大势所趋

自2011年2月兴业银行成立了国内第一家绿色投资基金——兴全绿色投资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以来,我国绿色基金在相关政策引导下经历了十余年平稳快速发展,2020年揭牌成立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更是将绿色基金的发展推向一个小高潮。作为绿色金融工具的一种,绿色基金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既有整体宏观环境变化的推动,也有其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影响。

绿色产业资金需求巨大

根据2019年发布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绿色投资产业共包含六大领域: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和绿色服务产业,范围广泛,其中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规模数万亿,对资金的需求也十分巨大。

辰于对主要的投资需求领域进行了测算,预估十四五期间每年包含环境保护治理、生态修复、节能、绿色交通、清洁能源等的需求将达到3万亿,占GDP比重达到2.5%左右。

但整体而言绿色产业资金缺口较大,资金短缺的问题正成为环境发展的掣肘。原因一是部分领域的投资极为依赖政府,尽管“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正在形成,但是经济发展数十年形成的环境欠账已经有许多无法明确责任主体,这些担子都落到了政府财政上,“缺钱”的问题较为突出;二是一些领域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不足,十三五期间PPP模式火热推广,但是一些项目商业模式不明朗,再遇上去杠杆等因素影响,频频暴雷,社会资本对进入一些领域更加谨慎。

政策大力支持绿色金融的发展

为解决资金缺口的问题,取得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绿色金融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工具,政策对其支持力度正在增强。

从十三五至今,发展绿色金融的政策频出不穷:2015年9月国务院出台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首次明确提出搭建好绿色金融体系战略的基础性制度框架;2016年8月,央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绿色金融顶层框架体系建立;《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绿色投资指引(试行)》、《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随之发布,绿色金融的政策正向着越来越具体越“落地”的方向发展。2021年《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加快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强化信息披露要求、完善激励机制。

可以说,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未来只会越来越具体、规范、完善,我国的政策支持力度与西方国家相比更大,各种绿色金融工具也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

绿色基金具有独特优势

除了绿色基金之外,绿色金融工具还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但是绿色基金在许多方面跟绿色产业更加匹配,具备独特优势。

一是在资金来源上,绿色基金的来源广,不论是政府财政资金,还是机构、银行资金,或者个人投资资金,都可以参与到绿色基金中来,适用的范围广,极为便利,这也是为何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东包括了国家财政部、各大银行、央企的原因。

二是在杠杆效应上,绿色基金在这方面优势独特,可以通过设立子基金等方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加入,尤其是当基金的发起者、股东号召力强、背景硬的情况下,杠杆效应的发挥将更加明显。

三是在期限匹配上,绿色基金天生就具备服务绿色环保行业大项目的能力——其存续期一般超过10年,可以完全覆盖项目从前期融资、建设到后期运营的过程,对前期投入大、需要依靠后期长期稳定运营实现整体正收益的项目非常友好。

正是由于这些优势,绿色基金的发展也获得了政策的额外关注:2014-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与联合国环境署可持续金融项目联合发起绿色金融工作小组,提出了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14条建议,第4条就是大力推动绿色产业基金发展;2015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支持设立各类绿色发展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当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2016年8月,《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中央财政整合现有节能环保等专项资金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投资绿色产业,体现国家对绿色投资的引导和政策信号作用”………

绿色基金的发展已成规模

正是以上宏观、微观方面的因素推动,绿色基金获得了机构投资者、企业以及政府的关注,目前我国绿色基金的发展已成规模,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的成立就是最好的证明。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906支绿色基金,仅十三五期间就增加了762支(见图3)。绿色基金正在成为绿色环保领域重要的参与者、建设者。

“点线面”三力齐发,绿色基金投资应当因“地”制宜

绿色基金也是基金,其趋利性与其他基金是一样的,“亏本的生意不好做”。绿色基金面对广大的绿色产业,投哪些领域、怎么投是核心问题。从过去几年的投资事件来看,据不完全统计,2013-2020年间,绿色基金在水务和固废领域数量最多,在绿色交通领域金额则最高(见图4)。

从投资收益看,与其他领域相比,绿色领域的收益与其他行业相比差别并不大,处于中间水平,真正决定收益高低的是单体项目的眼光(见图5)。

辰于对绿色环保行业已经深入跟进研究5年以上,覆盖细分领域50多个,包括水务、固废、工业烟气治理、生态修复、双碳、绿色金融与科技六大赛道(见图6)。辰于发现,不同的细分领域由于其行业成熟度、技术、商业模式等不同之处,适用的投资策略是有较大差异的,绿色基金应当因“地”制宜,这也是“点线面”投资策略的由来。

点式策略

点式策略是指单独投资一个项目,或者一个企业,也是基金投资中最常用的策略。点式策略适用于对于难以找到贯穿整个行业投资主线的一级、二级行业,或产业链清晰但市场地位不高或过于成熟的行业,例如水务、生态修复等。在具体投资标的选择过程中,可重点从两个方面入手——投资收益高点和政策示范亮点。

投资收益高点

收益高的项目是所有投资者都青睐的对象,绿色基金也需要积极跟踪行业投资线索,寻找收益高点,同时也要明确项目的退出方式是否可行,投资标准与基金的要求相吻合。

一是投资收益为先。环保行业的项目通常周期都比较长,在计算投资收益最关注的是IRR指标,在确定项目的商业模式行得通的前提下,要尽量选取或者争取IRR高的项目,避免选择回报低而时限又很长的项目,确保项目收益风险可控。

二是退出方式明确。在投资之初,要重点关注项目是否有明确、可行的退出方式,并就退出方式制定相应的方案,例如,目前环保和绿色交通行业主要以IPO和并购为主要退出方式,渠道较为单一,要格外关注退出风险。

三是投资标准吻合。绿色环保行业的项目类型多,没有固定的模式,在投资周期、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基金应当做好商业竞争调查,确定投资项目与基金的投资周期、投资方式、投资目标相一致。

政策示范亮点

除了收益高的项目之外,被纳入政策重点的项目以及地方政府推动的示范项目通常能够得到较多的资源支持,投资风险相对较低,绿色基金也可在这类项目中寻找合适的投资标的,重点包括以下三类。

一是典型性。部分项目或者企业在行业领域代表一些新的市场认可、政府认可的商业范式,得到各方共同推动,如果项目成功运行,形成了可大规模推广的范式,就能够成为其他项目的好样板。

二是创新性。绿色环保行业整体技术壁垒等都不高,但是一些新的商业模式、技术的创新,可能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绿色基金可重点关注这些在商业模式、技术工艺、设计概念等方面具有开创性、创新性的项目或企业。

三是纳入国家官方名单。部分已经在国家或地方示范名单里的,或者现阶段不在、投资后可推动进入国家相关名单的项目更是投资者的“香馍馍”,项目的级别越高,资源支持越丰富,投资风险也越小。

线式策略

线式策略就是不止停留于对单个行业的投资,而是站在产业链的角度,通过多笔投资迅速补全产业链中的短板,促进行业整合,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从而获取较高的行业话语权,得到较高的投资收益。线式投资要重点关注那些能够通过产业链串联各细分领域、投资主线明确的一级、二级行业,可从补齐产业链短板、促进行业整合和寻找行业投资机会三个角度来寻找投资机会。

补齐产业链短板

有些产业之所以发展相对较慢,是因为某些环节产能不足、技术落后等问题,可考虑对相应环节的企业及项目加大投资力度,推动整个产业的进步。例如在绿色交通行业,电池的续航能力仍有待提高、能量密度与安全性、新技术等仍有待突破,电控的IGBT芯片市场90%仍主要依赖进口,通过技术突破和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迫在眉睫(见图7)。

促进行业整合

辰于研究发现,很多发展比较晚、壁垒比较低的绿色产业的行业集中度仍然偏低,比如工业危废、工业废水等领域。绿色基金可通过投资扶持行业内骨干企业,促进行业内资源整合,将投资标的的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形成突出的带动效应和规模效应,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

寻找行业投资机会

在产业链相对清晰且成熟的细分行业,可考虑在产业链各环节寻找优质的项目和企业投资,保障资金安全和一定的收益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依托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光伏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不同环节差异较大,即使同一环节可比企业盈利差异也较大,由于技术迭代快,头部企业位置频频变化,这都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见图8)。

面式策略

面式策略则是关注于区域范围内的投资组合机会,针对融合多个行业、由某种主题聚集起来的园区、基地、综合性项目进行投资,涉及的单元多,形成一个小的生态,增强整体的竞争力,使得整体收益最大化,并起到行业内的引领示范作用。面式策略重点关注一些综合类的产业园区、生产基地,或者一些特色的细分行业、企业。面式策略对于环卫一体化、工业节能等领域较为适用。

综合类项目和基地

一些细分领域的服务内容以地域进行划分,在政府的管理推动下,形成要求更高、服务更综合的综合型项目和基地。以环卫行业为例,与其相关、以其为核心的无废城市、物业城市等模式正在成为主流,从传统环卫变身成大环卫,涉及领域囊括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固废等,项目规模大,收入来源广,是收益较为有保障、风险较低的投资标的。

特色细分行业项目或企业

还有一些投资标的是某一个行业或主题聚集的细分行业集合,细分领域发散性较强,但市场通常指对整体进行关注,成长空间大。例如建筑节能领域,其细分行业涉及降低建筑运行能耗的Low-E玻璃、聚氨酯、智能建筑,以及利用清洁能源供能的BIPV、空气源热泵等,其中Low-E玻璃、BIPV、空气源热泵尚未进入成熟期,潜力较大,是可行的投资目标(见图9)。

分享本文